“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在 9 月 5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工業穩增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做好四方面的工作,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產品質量:技術創新是關鍵
技術創新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應支持開展動力電池、車用操作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等技術攻關,著力提升產品安全性、可靠性,開發更多生活娛樂、智能辦公、自動駕駛等功能,以滿足消費者日益豐富的使用需求。
優化配套環境:構建綠色、循環產業生態
為了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應適度加快國內重點礦產項目開發,加強國際礦產資源合作布局,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加強部門聯合監管。這不僅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還能減少環境污染。
加強品牌建設: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優化完善汽車產品質量監管體系,開展汽車可靠性研究與評價專項行動。持續開展“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設立“中國品牌日”汽車品牌專場,培育和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深化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全球范圍內的競爭與合作,深化國際合作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構建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用多雙邊合作機制及國際交流平臺,在技術創新、標準法規、測試示范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他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工業經濟穩增長壓力較大,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對于擴大消費、暢通循環、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復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