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聞公告列表

HUD將成智能汽車標配,預計2025年搭載量將達45%

發布時間:2022-08-01
隨著L2及L2+的高級輔助駕駛功能加速上車,中國逐步進入“人機共駕”階段。在此階段汽車安全性與人車交互性成為整車廠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重點關注的方向。
HUD(抬頭顯示系統)是將外界信息、車況信息等行車關鍵信息進行融合,通過視覺效果傳遞實現與駕駛員進行深度人機交互的一套顯示系統。
起初,HUD是為了讓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不用低頭就可以看到儀表盤信息。隨著AR-HUD的出現,AR-HUD將實況場景與虛擬技術融合,使駕駛更加形象生動,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也將駕駛體驗提升到更高的維度,并且成為極具跨時代意義的人機交互功能系統。
近日,億歐智庫發布報告《2022中國汽車智能化功能模塊系列研究-HUD篇》,通過對HUD系統的技術解析、產業鏈的拆解與研究、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典型參與企業的調研,對中國HUD市場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與解讀,并對產業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使行業內外人士可以更直觀的了解當下HUD功能的發展進程與未來發展趨勢。以下內容節選自此份報告。
座艙智能化交互高速發展中HUD將成智能汽車標配
HUD是人機交互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HUD可分為C-HUD、W-HUD以及AR-HUD。
C-HUD提供較為基礎的抬頭顯示功能,其本質仍是中控和儀表信息的簡單遷移。W-HUD實用性較高,可顯示車況、ADAS信息等功能,是當下HUD發展主流。AR-HUD不僅可以融合智能座艙及ADAS相關功能,也可以為駕駛員帶來沉浸式體驗。具備“充分信息展示+沉浸式體驗”的AR-HUD或成為最終解決方案。
當下HUD功能主要覆蓋汽車核心信息(車速、油量/電量、溫度等)、外界信息(交通信號、安全預警、車距信息等)、智能導航(定位、導航、泊車輔助等)、生活娛樂(視頻、電話、音樂、互聯網應用等),是車輛實現智能化、網聯化的重要構成。通過多信息交互為駕駛員提供全新駕駛體驗。
在汽車人機交互系統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政策對汽車產業發展的支持、技術的逐步提升、HUD軟硬件成本的持續走低、以及消費者需求度提升,HUD產業正在向積極的方向發展,推動市場逐漸活躍,并且車企及相關廠商選擇將搭載HUD提上關鍵日程。
據測算,2021年我國新發布車型HUD滲透率為34.3%,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2022年將逐步進入發展黃金期。
據統計,2022年中國286個車系的2552款車型中,有1148款車型搭載HUD功能,其中進口品牌車型HUD搭載量最高,是搭載HUD的主力軍。自主品牌車型HUD搭載量為247款,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W-HUD向AR-HUD升級階段,自主品牌HUD搭載呈現出較大的爆發力。自主品牌或會借助HUD技術轉型契機,加速HUD滲透提供核心增量,實現“彎道超車”。
預計到2025年HUD的搭載量將達到45%,將有1372萬輛汽車搭載HUD功能,HUD逐漸成為中國汽車的標配。
AR-HUD是人與車機交互的橋梁,由安全輔助向生活交互發展
AR-HUD是駕駛員與智能駕駛技術最具交互性的代表之一。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最大的需求就是對路況信息的掌控,AR-HUD整合攝像頭、雷達、高精度地圖等車輛獲取的信息,繼而在前擋風玻璃上實現箭頭導航、人像指引等功能,并對事物(車或人)進行標記,并實時生成圖像。
隨著智能駕駛的發展,智能汽車產業逐步進入“人機共駕”階段。在這個階段里,由于人機交互頻率會越來越高,駕駛員需與智能駕駛系統建立信任。通過AR-HUD,駕駛員可以更精確地掌握智能駕駛系統對車外環境的判斷和識別。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駕駛員逐漸對智能駕駛產生信任與依賴,加速推動智能駕駛向L4及以上發展。
AR-HUD不僅僅是屏幕顯示系統,AR可與多種功能實現融合,比如可以分別與導航系統、智能座艙以及智能駕駛進行擬合疊加,產生出較多的“AR+”的可能。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功能可以通過AR的方式進行可視化,并在HUD中展現。
AR-HUD的功能形態會隨著智能駕駛的發展有不同的發展方向。當智能駕駛進入L2階段,AR-HUD起到安全輔助的作用。當智能駕駛進入到L3-L4的階段,駕駛員可以將一部分“駕駛權”交給車機,此時AR-HUD人機交互屬性更強。當智能駕駛發展至L5階段,此時完全由車機駕駛汽車,駕駛員與乘客會注重生活娛樂等方面的交互體驗。AR-HUD屏幕大、交互性強的特點是其不二選擇。
成本降低是必然趨勢,AR-HUD將加速滲透中低端車型
截至2022年6月,國內已有十余家整車廠及數十款量產車型搭載AR-HUD。當下AR-HUD仍然是整車廠最大的賣點之一。從整車廠搭載AR-HUD車型配置來看,AR-HUD主要還是以車型選配為主,且只有在較高配置車型中搭載。
例如紅旗E-HS9車型只有510km旗領四座版與旗領四座版實現搭載AR-HUD,且售價均超過70萬元。
隨著HUD技術的不斷成熟,HUD的平均價格逐漸降低是必然趨勢。在2022年單車前裝W-HUD的價格為1710元;AR-HUD的價格仍然較高,為5058元。預計在2025年W-HUD價格降至1466元,AR-HUD價格同樣會大幅下降,達到3585元。隨著AR-HUD的成本下降,以及性能的強化,AR-HUD將不再是整車廠高價位車型的“標配”,AR-HUD會逐漸滲透至低價位車型,推動整車廠AR-HUD搭載率的提升,未來將成為智能汽車的“標配”功能。
產業鏈上游外資巨頭企業優勢較大,中游國內企業發展較快
HUD產業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是由成像部分(芯片、PGU)、光學鏡面、擋風玻璃等零部件企業構成。中游由國內外HUD解決方案供應商構成。下游主要是由外資品牌、合資品牌以及自主品牌等整車廠構成。
HUD產業上游目前中國主要依賴于進口,尤其是在成像芯片部分,但PGU層面國內企業正加速崛起。中游外資供應商市場份額較大,但主要集中在W-HUD。隨著中國AR-HUD的高速發展,國內供應商借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逐漸搶占份額,與外資供應商展開競爭。下游傳統整車廠目前以W-HUD為主,并且有著較高的搭載率。新勢力品牌更專注開發AR-HUD并加速上車,同時引領著HUD產業鏈向AR-HUD的方向發展。
AR-HUD軟件標準化是主要趨勢,打造差異化產品是供應商核心方向
當下HUD供應商主要提供軟硬件集成的產品給整車廠。由于在硬件端需要與不同車型適配,所以供應商在硬件端將會與整車廠深度合作,實現高度定制化。隨著AR-HUD規?;宪?,HUD供應商軟件為多種車型及車系適配是其主要發展方向,軟件標準化是主要趨勢。
通過軟件標準化、硬件定制化打造出具有差異化的產品是HUD供應商核心發展方向,例如東軟AR-HUD融合專業導航技術,采用多種核心軟件算法及前沿交互設計,在導航、智能駕駛系統、UI設計、車身狀態等功能和體驗上逐漸展示出差異化的優勢。東軟AR-HUD已實現多操作系統、支持多場景下的不同UI切換;此外,東軟支持定制化適配不同硬件平臺,實現為不同的用戶群體打造出差異化的體驗。
虛實融合與交互體驗是AR-HUD發展重點,遞進式布局更受用戶青睞
隨著AR-HUD加速量產上車,FOV以及VID等參數成了車企之間、HUD供應商之間相互比拼的方向。但是這類參數高并不意味著AR-HUD產品更先進以及用戶體驗感更好,用戶體驗感主要在于AR-HUD在虛實結合的成像層面以及交互層面。虛實融合與交互體驗是衡量AR-HUD技術能力的關鍵指標,是AR-HUD供應商與車企的重點發展方向。
當下AR-HUD諸多技術性問題還有待解決,此外由于用戶對AR-HUD的理解略有不同,且整車廠尚未對用戶駕駛行為及駕駛習慣進行深入地分析與研究,目前AR-HUD還無法帶來很好的交互體驗。供應商當下以夯實AR-HUD虛實結合技術為主,逐漸影響用戶對ARHUD的認知以及使用習慣,遞進式推出相應產品,最終實現打造出極致的交互體驗。
POI信息疊加交互將重新定義汽車AR技術或推動潛在商業化方向
POI信息交互是未來人-車-環境交互的最佳方式,AR-HUD供應商與整車廠都將POI信息交互作為發展重點,但當下發展仍然處于早期,無法通過AR-HUD顯示更多場景的信息。
HUD供應商會通過POI信息疊加交互功能打造完善的軟件生態系統,打通汽車科技出行全場景服務,為駕駛員提供最全面的“視覺”服務。未來駕駛員可通過AR-HUD與餐廳、停車場、加油站、購物中心等場景進行深度交互。
AR技術的開放性較高,與HUD結合或可推動潛在商業化機遇。隨著自動駕駛走向L4-L5,未來在道路上會設有AR投影廣告牌,當駕駛汽車到達AR-HUD可視范圍,廣告商也會在AR廣告牌投射固定或動態廣告,以達到商業化用途。
HUD作為新時代出行關鍵的一環,為社會帶來巨大價值與想象空間,并吸引著一眾頂尖人才投身其中,HUD也成為了最具討論價值的行業熱門話題之一。
人們總是對智慧出行的未來太過憧憬,以至于有時候會忽視其產業化難度,對短期應用效果感到沮喪。受限于技術、供應鏈、政策等難點與挑戰,HUD產業相關企業的發展仍是道阻且長。
隨著汽車智能化高速發展,AR-HUD的功能逐漸完善,并且逐漸成為大眾可接受的功能,W-HUD向AR-HUD的發展已成必然。隨著HUD的成本下降以及用戶接受度不斷增高,預計2年內迎來爆發期。打磨技術,優化產品是HUD供應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最重要的事情。

Copyright ? 2021-2023 www.tengshuang.cn 深圳竟成展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20137843號

国偷自产在线精品_日本不卡在线观看_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原味_黄色一级毛片看一级毛片